子在川上曰塞上湖城 → 那些为长生不老而炼丹却丧命的真命天子...
查看完整版本:那些为长生不老而炼丹却丧命的真命天子...
2012/4/28 20:01:34

中华文化五千年,封建社会时,那些站在权力巅峰的真命天子们,有很多都是因为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而死。下面众屌随我从战国开始看看那些真命天子们因此而死。
————————分割线————————
附上炼丹图一张。

终于镇楼图出来了,
回复 miss炮西 :赶上了,么么哒。粉个吧
回复 当梦想变成梦 :



2012/4/28 21:39:37

讲长生不老,不得不说炼丹术,炼丹术是中国华夏古代炼制丹药的一种传统技术,同时也是近代化学的先驱。
—————————分割线————————
我国自周秦时期以来就创立和应用了将药物加温升华的这种制药方法,也就是炼丹术,为世界各国之最早者。西方社会公元九、十世纪我国炼丹术才传入阿拉伯,十二世纪是才传入欧洲。
—————————分割线————————
不得不说我大华夏人的聪明,只是不用在正处...



2012/4/29 14:50:16

炼丹的方法基本由所制成的药物分类,分为外用和内服两种。外用药至今还很有价值,内服则由于其毒性太大而逐渐被淘汰。
————————————————————
所谓「神丹妙药」,以求「长生不死」,现在依然有科学家在研究长生不死虽然也未成功,但可以说明长生不死的理念是超前的。也许会在未来实现。
————众屌随我长生不老可好?—————
中国炼丹术的发明源自咱们老祖先流传下来的古老神话,这些古老神话传说中的就有长生不老的概念。





2012/4/30 3:45:23

比如我大华夏的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偷吃后便飞奔到月宫,成为月中仙子。
————————————————————
我们没有确切的纪录知道古代的服药者吃甚么丹药以求长生,但若根据晋朝人编纂的《列仙传》,他们所服食的包括丹砂、云母、玉、代赭石、石、松子、桂等未经制炼的矿物和植物。
————————————————————
元前3世纪。东汉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炼丹术理论著作,书中提到当时的炼丹家有《火记》 600篇。



2012/5/1 0:57:43

可见当时火法炼丹已积累了大量经验。晋代炼丹家葛洪的《抱朴子》,对汉晋以来的炼丹术作了详细记载和总结。但真正的炼丹术却起源于秦朝始皇帝。
————————————————————
  也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终其一生,都对神仙方术抱着疯狂的幻想。
————————————————————
从全国招募方士,当然当时我也去了,参与了秦朝长生不老丹药的研制工作,不过结局无疾而终,而秦皇也死于第五次巡游中。




2012/5/1 14:20:47

《史记》里面就有记载,秦始皇20多岁的时候,就迷上了长生药和“真人术”。为了达到修仙的目的,在炼丹方士卢生等人的鼓动下,秦始皇甚至把皇宫搬进咸阳地宫,足不出户呆在里面,一面批阅奏章,一面“接引”神仙,不许外人打扰。这样的记载就在《史记》里能找到若干处。
———粉我好不好?楼主收集资料好累———
  至少,秦始皇“坑儒”之前就在炼丹。而他以水银为陵墓地宫的江河湖海,也很可能暗示着他到死都深信,丹砂水银对帮助他死后继续统治这个“万世”江山有着神奇的魔力。






2012/5/2 2:45:08

喜欢楼楼的记得【右上角-楼楼头像-加关注】,楼楼会第一时间带来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



2012/5/2 18:59:14

自从中华第一任皇帝秦始皇派出了五百童男童女往东海求取长生不老仙药,率先作出科幻探索以来,不少历朝历代的帝王便把这项事业列入了朝廷的科技攻关计划。
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时间里,飘飘欲仙的方士们不断从炼丹炉里制造出各种仙药塞到皇帝嘴里以延长天子的寿命,很多皇帝都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听上去还是挺逗的。)



2012/5/3 7:22:18

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个为长生不老事业而献身的皇帝是东晋的晋哀帝够哀伤。
据悉晋哀帝是一个目光远大的五好青年,虽然登基时才22岁,但是他却立即时不我待的开始追求长生不老。
晋哀帝案头的必备课外读物是炼丹术道教大师葛洪写的专著《抱朴子》,他按照书中的要求,专门在皇宫建设了一座标准化炼丹房,召集术士夜以继日的炼制丹药。



2012/5/4 4:07:49

因为受了箭伤,导致自己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大吃特吃起道教丹药来,希望借此延长寿命。
天天在后宫烟熏火燎的带着一帮子人炼丹药,而且晚年私生活上也开始放纵,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公元649年5月,李世民在艰难的吃完最后一粒长生药后,终因慢性中毒不治身亡,享年仅仅50岁。



2012/5/4 21:25:31

各位能不能边看边聊?或者关注我,发个呵呵也是极好的。没动力怎么更新。附上炼丹炉一张。




2012/5/5 4:20:23

此楼回复:岁月不消,长生不老。
定能活过一百。寿比南山。
扣1也可以!



2012/5/5 20:57:5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世民后世子孙在他牺牲精神的感召下,义无反顾的加入到了服仙药的行列中来。唐宪宗晚年因服丹药致使脾气喜怒无常,左右侍侯的人动辄得咎。
——唐宪宗李纯 在位15年,还是比较有作为,为中兴唐室做了大量工作,结束了藩镇割据,效法祖上,广开言路,征求治国之道。在位后期,脾气变得乖戾起来,暴躁,喜怒无常,突然死去,据说是服用丹药死亡,另一说是被宦官王守澄所杀。



2012/5/6 14:06:02

插播一下炼丹术为什么老和道教扯上关系吧,炼丹术在战国时萌芽。据记载"驺衍"此方术在战国时就有了,qi shi huang han wu di亦好神仙和长生之说。诸方士如李少君、栾大等在朝廷服务,5帝时刘安也是著名的炼金丹人物,其著作《淮南子》曾提到汞、丹砂、雄黄等药物。至景(防和谐)帝炼金风气炼丹术相关书籍流行,西(防和谐)汉(末)的(王)莽也喜神仙思想和炼丹术。另外,道教亦与炼丹术扯上关系,另一大原因是道教创办者张(陵)亦被称也精通此术。



2012/5/7 2:14:37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着一种叫做“夺天地造化之功”的功法,功法是奴隶社会的盛世,诸子百家争鸣,生产也达到鼎盛时期。说到“鼎”,这是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传说黄帝造九鼎,鼎就成了传国之宝。考古发掘的文物,如有名的司母戊大方鼎,说明在当时冶炼青铜(铜锡合金)和铸造技术都已达到极高水平。《周礼考工记》中就已经记载了合金成份不同而性质不同的“六齐”规则。
鼎的发达足以说明当时的炼丹技术以经尤为发达。



2012/5/7 23:59:29

鼎从古至今本就是煮肉汤和食品的器具。
但这时人们就希望在鼎中也能炼出一些别的东西,比如丹药之类的。传说秦穆公的女婿萧史就在宫中炼丹,他曾经炼成“飞雪丹”给秦穆公的女儿擦在脸上(实际上是炼成的铅粉)。他也许可以算是最早的化学家。由于各种金属矿物都是由土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学说中就有土生金的说法。于是当时就有一种设想,那就是认为矿物在土中会随时间而变的。例如认为雌黄千年后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后化为黄金。朱砂200年后变成青,再300年后变成铅,再200年成为银,最后再过200年化成金。能不能加速这种变化呢?这时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在鼎中能作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



2012/5/8 14:14:51

于是他们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炼金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
到了qin huang han wu 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炼金术就大发展起来,这时不仅要由低贱的金属如铜、铁等制造出贵重的金、银来,还要为统治者修炼出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来。所以在中国发起的这场探索活动应该叫做“金丹术”。他们把人与物相类比,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这时炼丹家就希望能炼出一种名叫“金液”的神秘物质,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与普通物质配合就能变成黄金。



2012/5/8 22:02:26

最早热衷于炼丹术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他在他的宫中召致了方士千余人修炼金丹和表演特异功能,后来又编写了《淮南子》,还有《淮南万毕术》等著作,但可惜《万毕术》一书现已失传。淮南王刘安后来因谋反而被杀,刘向抄淮南王的家时得到一部炼黄金的秘书,就自己也去试炼,但一直炼丹术相关书籍不成功。han wu 帝刘彻是刘安的侄子,也热衷于方士的奇怪表演和炼丹术,他召致了不少特异功能的人进宫,表演成功了就封为将军,甚至把公主下嫁,但骗局一旦被揭露又立刻拉出去砍头。



2012/5/9 16:30:24

在汉代是炼丹兴起的时期,虽然真金没有炼出来,却制成了多种貌似黄银和白银的假金。更发现了许多种化学反应,最主要是铅、汞、硫、砷等之间的反应,还创造了各种炼丹仪器和提炼药品的方法。到了东汉时期,魏伯阳编著了一部炼丹术的著作《参同契》。
这是世界公认现存的最古老的炼丹书(外国现存的最老的炼金术著作是圣.马克书稿,是公元十世纪的抄本)。实际上《参同契》是魏伯阳钻研总结了前人大量的炼丹书“火记六百篇”后总结的理论著作,他把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提出要产生新物质必须阴阳配合,同类物质在一起是不会化合的。他还指出如果是“药物非种、分剂参差、失其纪纲”时,那就会“飞龟舞蛇,愈见乖张”,这实际是炼丹过程中发生爆炸的情况(这正是炼丹家发明火药的前奏)。



2012/5/10 6:29:07

晋代葛洪编著的《抱朴子》也是有名的炼丹书,葛洪指出这些隐语严重阻碍了炼丹成果的正确传播。
晋代是个奇葩的时期,好像流行美男子,也就类似于现在棒子的审美观,而且在当时炼丹盛况下,许多人皮肤红颜色,不穿衣服,因为热,这也是中国气功的发源,因为吃多了丹药,全身发热,需要不停的动以此散热,也就发明了气功学说。此后,注释药物隐名的著作成为炼丹的指导书。到了唐代,几乎各代皇帝都喜欢炼丹术,在这时中国的炼丹术发展到全盛时期,许多炼丹著作有了更实际的内容,并且也很少用隐语了。化学Chemistry,源于阿剌伯炼金术Al-Kimiya.。



2012/5/10 21:25:55

据曹元宇教授考证,这是源于中国金丹术中最重要的追求目的——金液。金液的泉州语言正是Kim-Ya,而泉州正是唐代最繁盛的通商口岸。而阿剌伯炼金术的鼻祖Geber(?—~780年)就曾经著过一本名叫《东方的水银》的炼丹书。Geber的最大贡献是用绿矾、硝石与明矾蒸馏而制得了硝酸。这对于后来在欧洲研究溶液而发展了化学的贡献极大。而我国则以火炼金丹为主,未能认真研究溶液中的反应和产生的气体(中国的“气”是抽象的)。这也是东西方发展途径不同的原因。



Powered by ZuoJu X5.0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