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日记》 一段青藏线上的游记
  • 浏览:2022 评论:25 人

  • 7月25日 天气晴

    拉萨,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总觉得在有生之年要去一次。或许是听多了关于她的神奇,因而不得不更多了一些期待,关于布达拉宫,关于雪域风情,关于纯洁的净地。
    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有幸跟随老哥去一趟拉萨。我们不是坐着火车去拉萨,而是开着十几米长的大货车。从宁夏海原的中午出发,拉着三十多吨重的货物小心的行驶着。小路上的颠簸抖不掉这次出行的激动,虽然放眼望去,满是光秃秃的小山,但是此刻它在我心中突然显得别具风格,竟会想起用温柔来形容它。望着望着,我偷偷的在想青藏高原的风景又该是怎样的美丽。
    下午不久,就驶入了甘肃境地,在服务区稍作整顿,吃了顿炒肉片便驶上了京藏高速。听老哥说是要经过兰州的,也只能是绕城而过。心想这一路还早,索性就睡了去,谁知一觉醒来,已是晚上十二点之多,到了甘肃与青海的交界处,看来注定我与兰州无缘一见了。此时的车内开始显得冷了起来,毕竟是深夜里了,赶忙把车子的侧面玻璃弄严实了,我这个穿短裤短袖的只好蜷缩在座位上拿着手机, 码着字。




    7月26日 天气晴转小雨

    凌晨一点多,在高速路牌上,我看到了“民和”两个字,使我立马来了精神。我想到了海军,小冶,想到了食堂里天天只会做拉面的民和师傅,想到了在学校里总有那么几个天天陪我吃拉面的人。到大学里确实相识了太多的青海同胞,有学生也有商人,他们在我的大学生活里添了许多色彩。也只有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思维活跃了一下。没多久又陷入了沉寂的黑夜中。夜色真的很黑,行驶在高速路上,看到的只有前面汽车的尾灯,还有迎面疾驰而来的车子。司机们最怕深夜开车,如果身边没个说话的,就感觉自己是个孤魂野鬼游荡在山谷中,长时间的静止状态很容易使两个眼皮打架,无意识的合在一起,那么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跑长途的司机们经常采取一些办法让自己动起来,或是听点音乐,或是抽上一根烟等等,想尽一切办法让神经活跃起来。他们的生物钟从来都是乱的,只要有地儿,有时间他们就能躺下睡着,这是长时间的工作模式造成的。
    两点二十,我们到了西宁,这时的西宁城已进入梦乡,显得十分安静,从韵家口的高速路上看,高楼大厦上没有浪费的彩灯装饰。我赶紧拿起手机想给熊哥发条短信,我很清楚她也肯定在梦乡中,明知不可能有回复的,可是为了这份激动,我还是发了,“我过西宁了,亲……”
    早上五点多,青海湖仅仅是擦肩而过,微光下的青海湖只能看见一点点淡蓝色的湖水,作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也是作为一个还未被大量污染的湖泊,它显得弥足珍贵。青海湖很大,大的一眼望不到边,蓝色的湖水让人仿佛置身于大海边,绕着湖边我们的车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让人乍舌。青海湖周围是广阔的草原,大草原上绿菌如毯。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一群群硕健的牦牛吃着草儿。藏语中称青海湖为“错温布”,意为“青色的海”、“蓝色的海洋”。可见它的蓝是何等的透彻,是何等的醉人。难怪有那么多驴友会把青海湖放在自驾游的第一站,因为这里也是净地。





    早上八点,我们要翻越橡皮山了,四千多米高的海拔,头次见识到真正的高原草原,连绵起伏的绿山头,山脚下清澈见底的小溪流着,成群结队的绵羊和牦牛悠闲地吃着草,还有一盏盏的的白色毡房零星分布开来,有的已是炊烟升起,想必是在准备早餐吧。车辆缓慢的爬着坡,山上的居民全裹的很严实,要么穿的羽绒服,要么穿的棉袄。最后达到山顶时,奇迹般的下起了小雨。真是神奇的青藏高原,越走雨越下的大,路面上都起了水,这样的雨幕下,草原给人的感觉是又该进入了深夜了。
    下了橡皮山,我们到了一家宁夏清真饭馆吃饭,这里没有了雨水的光顾,但还是很冷,钻进屋子里,竟发现还生着一个火炉。整个屋子暖烘烘的。这样的店在青藏线上很多,他们是专门向在这条线上跑路的多斯提们提供餐饮。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店生意都会很不错的。我们随便吃了点手抓羊肉就起身了。






    7月27日 天气晴

    我们整整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休息了一天,因为另一个车上的司机感冒头疼。这可是在高海拔上的最大忌讳,四千米高的海拔缺氧是很难受的,更别说是带着感冒咳嗽,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住进了一个宾馆,给他挂一天吊液再走。剩下的我们则拿着扑克牌玩起了“挖坑”,看着电视消磨无聊的时间。虽然是在休息,但我心里是那么的着急,一刻也闲不住,近在眼前的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却只能在无奈中等待。不过这里的气温有回升了很多,白天二十多度,晚上十几度,十分的凉爽。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只要你没有高原反应。




    7月28日 天气晴

    我们终于可以出发了,内心中的那点激情又被重新燃烧了起来。车队告别了德令哈,开始向西行驶,朝格尔木方向驶去。这也意味着我们将升到一个更高高的海拔上行走,一路上的高原显得特别的空旷。没有任何的树木覆盖,只有杂草,还有无数的乱石块。

    坐在车上眺望,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天很近,云很轻。近的可以感觉到白云在你的头顶上飘着,远的却望不到山的尽头。
    真是一个离天最近的地方。







    7月29日 天气阴转晴

    凌晨两点,我们到了南山口,过了这站也就该上昆仑山了,真正的高原考验来临了。为了预防,我们提前吃了准备好的药。一切就绪后,汽车开始缓慢的爬山,在又窄又颠簸的公路上小心的前进着。随着海拔的升高,呼吸变得明显的有点急促,气温也降得很低,就这样差不多走了一两个小时,路面开始有些平坦了起来,想必是到了昆仑山上了吧。果真没过一会儿,一个蓝色路牌在车灯下现了出来,上面写着“昆仑山口”。心中一喜,我们终于来到了藏羚羊的故乡——可可西里,来到了这个多么神奇的地方啊。只可惜是深夜,满是夜色笼罩。看不到任何东西,只好享受着高原上带来的胸闷,呼吸短促,不过听他们说,这个是正常反应。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穿过了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很幸运的是,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十几只藏羚羊,都是三三两两吃着草。不过都是在大清晨五六点多看到的,视野不是很清楚,就能看到他们大概的样子,警惕的在公路不远处吃着草,不时地抬头看看四周,可真是小心的玩意儿啊。虽然视线模糊,但模糊不掉它那优雅的站姿。这尤物是多么的吸引人啊,不然怎么会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啊。海拔在四五千的高山草原上,植被稀疏,气温较低,如此独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藏羚羊的顽强存活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过了可可西里不久,我们又到了长江源头——沱沱河,由于这几日的雨水冲刷,河水十分的浑浊。河道不是很宽,车子在桥上一晃而过。沱沱河在高原上流经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通天河,再后就是金沙江,再后便是我国第一江——长江。过桥之后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镇子,就有几间民房,几间饭馆,几间汽修部组成的镇子。也该是吃饭的时候了,在一家东乡族饭馆里吃了一碗羊肉汤。又在药店买了些葡萄糖液和氧气袋,给车加满油后,我们开始爬向了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漫着山腰稳稳地前进着,山上随处可见的牦牛群,拖着长长的牛毛啃着草。远远望去山顶上白雪皑皑,你说气温能高到哪里去。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四辆车九个人中,已有了三人有了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在山上还不敢睡觉,若是躺下来呼吸会更加不畅。他们硬撑着等待着下山。我看着我变得黝黑的脸,紫黑色的嘴唇,这一趟拉萨之行可是幸苦啊。将近下午六点多,我们到达了山顶,只见一颗很大的石头上刻着,“唐古拉山,5231m”我终于站在了唐古拉山上,一直被人歌颂的神山此时就在我的身旁。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历史性的时刻啊,激动地我已忘了车外零摄氏度左右的气温,等回过神来,全身冻得直哆嗦。






    你们走的青藏线,最刺激的应该还是唐古拉山,海拔那么高,而且还全特么的缓坡,不过那段无人区确实挺爽……




    7月30日 天气晴


    下了唐古拉山后,趁着夜色我们经过了安多,那曲。早上八点多便穿过了当雄县城。一路上我们顺着从雪山上流淌下来的小溪边的公路上快速的行驶,河岸边全身白色的屋子,屋檐上是各种带有雪域风情的彩饰,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独特。自格尔木进入到拉萨市区,一路上会有很多专设查身份证的岗哨,只要你没有证件或是证件不符,就准备打道回府吧。这个离拉萨城越近就查的越严,一直到进拉萨城为止,我们一个遇到了五个哨卡。
    十二点二十,我们的车子进入了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也算是拉萨城的郊区。两旁高大的杨树,一改一路上满世界没有一棵树的印象。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楼依次排列开来,每一个窗户上方都会有一截彩饰的帘子,特具有西藏风味。只是我们这一次的首要目的地是处在柳梧新区的一个山沟沟里。所以只能绕上立交桥,穿过拉萨河大桥,眼睁睁着看着离布达拉宫是愈行愈远。在桥上的匆匆一瞥,已是惊鸿。诺大的视野里似乎全部装满了布达拉宫,雄伟的宫殿依山而建,整个山既是它的地基又是它的依靠。仅仅是这样的望见,我的内心抑制不住的澎湃。





    8月1日 天气晴

    这辈子,你可以不去北京,可以不去上海,但是你必须要去一趟拉萨。
    从青海湖出发,爬山昆仑山,穿越可可西里,翻过唐古拉山,到达布达拉宫,感受那雪域风情。
    一个人,又是一个人,好像每次的游玩都是一个人的身影。因为老哥的繁忙,我只身坐着十八路公交车前往布达拉宫,带着一个钱包还有一个半残疾的手机。
    独自走在街上,独自欣赏着风景,独自享受着视觉上带来的冲击和心灵上的触动。拉萨没有过多的高楼大厦。一路上大多都是全身雪白屋檐窗户上带有色彩的平顶四层小楼,差不多每个窗户的小阳台上都会摆满了小盆栽,干净整齐又有特色的街道让人瞧一眼都觉得是那么舒服。
    整个拉萨城四周都被大山包围着,就像一个酣睡在襁褓里的婴儿,是那么的纯净。山腰上缠满了朵朵白云,更加衬托出天空的湛蓝。相传拉萨城在很久很久以前曾是一片沼泽地,叫做倭塘湖,文成公主进藏后,认为西藏形似一仰卧的魔女,而倭塘湖乃是女魔的心脏,应填湖建寺才能消灾驱魔。工程开始后,在施工中,成群的彭波白山羊往来驮土,因为藏语“山羊”叫“惹”,“土”为萨,所以寺庙被称为“惹萨”。后来人们又把“惹萨”名称赐给这座城市,806年“惹萨”改称为“拉萨”,即“圣地”之意。拉萨城因终年日照时间长,又被美称为“日光城”。
    在西藏,不,更准确的说是有藏民同胞在的地方,不管是在山上,路边还是河边,房子寺庙上,你都会发现一种五彩经幡,在风中轻盈的飘荡。这些经幡上面都印有佛经,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在他们看来,随风舞动的经幡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
    藏族同胞很善良也很热情。当我坐在公交车上,没有关于拉萨城的任何讯息却只身前往布达拉宫时,我傻眼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在哪一站下车,问路人说是十八路可以达到,在我坐到车上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布达拉宫这一站名。就在我唯唯诺诺的问旁边的人时,前面坐的阿姨很主动的告诉了我站名,并在快下车前还不忘提醒我,甚是感动,在来此之前,我就一直在担心着这个问题。在这里,对老人的尊敬超出了我去过的任何地方,在车上,只要见到老爷爷老奶奶上车,都会有年轻人早早站起来让座,过道里不相识的人都会伸手去搀扶一下。
    当真正站在布达拉宫前,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敢想象我是怎么走到这一步来的。当以前的幻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是这么的突然。望着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不得不感叹人类的伟大,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楼体多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调,楼身雪白,楼顶部分是大片的红色,故又被称为“白宫”。从山脚下拾级而上,道路慢慢弯曲,两边的小路远远看起来形成了一个小椭圆状。
    我在想,我要是站在天安门下是否会有如此激动,不会!
    布达拉宫前是一个大型广场。只见很多人穿着藏式服装摆着各种pose拍照,而广场上的治安在这里是必须要提一下的,在你进广场时不但有仪器检测,而且在诺大的广场上就有六个士兵依次站开,只要你为了拍照图个方便,把包包放在地上,不出几秒钟,就会有士兵跑来先敬个礼,后告知你广场上不得随意摆放任何东西。
    我坐在一把木椅上,痴痴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我这样的旅程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旅行者。说是吧,我就连最基本的地图,相机,背包等等都没有,到了拉萨才开始学着了解它;说不是吧,我历经了那么多苦难,忍受住了缺氧,饥饿,疲劳等等就为了这么一刻,我对拉萨的向往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脑海里总是踊跃出关于它的各种游离。
    西藏是一个极富有信仰的地方,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大街小巷里,都不难发现一些穿着藏族服饰上了年纪的人们,一手摇着转经筒,一手掐着佛珠,口中还默默的念诵着经文。在拉萨,你必须要学会虔诚,不管你是否有信仰,在这里你都只是个小孩子,你是来感受的,是来受洗礼的。虽然我的信仰与他们不同,我有我们虔诚的方式,但我还是深深的被他们震撼到了,我敬重西藏。每个宗教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所以谁都没权利去妄自评判它,那只会是一种天真。
    就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一角,就有很多虔诚的朝拜者在那里跪拜。起身,双手合并,然后双膝跪到,全身趴伏在地上。当你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忠贞,你才会懂得信仰的伟大。有些信徒不惜从千里之外一步一步跪拜到了拉萨。这种震撼心灵的举动你们有吗?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有信仰的人都有些愧疚。
    很多人都是通过布达拉宫开始认识拉萨,其实不然,当你真正来到拉萨城时,你才会明白拉萨城的中心是在大昭寺附近。拉萨也就是因大昭寺而得名,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可见大昭寺在拉萨的地位之重。可惜我只是在外面晃悠了好几圈却没有进去。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在如此一个宗教圣地,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们来此跪拜,简单而又神圣。在拉萨,你必须要记住一点,只要见到寺庙的地方,不管是外面还是里面,你都要顺时针行走,远离寺庙了才可逆时针。我是后来小次同学才告诉我的这个习俗,真庆幸我在一个人转的时候就走了一次逆时针,怪不得当时走反方向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原来都是些不懂之人。
    大昭寺出来就是著名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这条“圣路”上现在被挤得水泄不通,虔诚跪拜的信徒中间参杂着无数的游客。当然这里也是小饰品爱好者的天堂,各种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店排满了街道,什么绿松石啊,藏银啊,五彩的耳坠,精致的梳子,漂亮的披肩,独特的牦牛骨手链啊等等,让你眼花缭乱,我揣摩着口袋里的几个钱一路下来,空空如也。这也是你施展口才的好地方了,因为每个店铺老板开始都会喊价很高,降价空间却很大。就拿我来说吧,看上一手链,甚是喜欢,便开始了讨价还价,店主张口就是20元,在我的狂轰滥炸下,以5元收入囊中。不是我在这里夸自己多能说,呵呵,其实只要你稍微动点嘴皮子都可以低价拿下。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个地方,那就是“玛吉阿米”酒馆。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或可引申为美丽的梦。相传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遗憾的是,后来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为追忆月亮少女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娇洁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



    所以来拉萨,必需要去“玛吉阿米”,尤其是来旅行的小情侣,坐在温馨的小酒馆里向你心仪的他(她)勇敢说出“我爱你”。
    在大昭寺背后就是著名的拉萨清真大寺,这里也是一片古老的建筑群,有著名的吉日古街道,窄窄的巷子里是熙攘的人群,富有特色的房子在阳光下感觉是那么的温馨,阳台上的花儿很是楚楚动人。到这里也算是到了半个家,找到了一种民族认同感。在寺里面散了十元也贴之后便很快就和一位甘肃的回民老爷爷相识,我们说人生,说信仰,说宁夏甘肃,说西藏的韵味等等。在聊天中当他得知我是一人时,甚至相邀我去他家开斋吃饭,最后我还是婉言谢绝了,不是我戒备,是我真的不好意思去,我是真心不想打扰这位善良和蔼的老人家。这里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的据点,在下午八点过后,这里已经摆满了各种清真小吃,有青海的,有甘肃的,有馓子,有点心,有油饼子还有酥油茶,甜茶等等。看得我都是直流口水,这些面食我都吃过,只差酥油茶和甜茶。果断的进到一个茶馆里,味道特纯的甜茶让你一杯接着一杯,浓浓的牦牛奶加点糖是你非喝不可的。
    由于晚上老哥还未忙完,住宿只好在清真寺附近解决了。真是又累又享受的一天!